imotken最新安卓版本|对外开放政策

作者: imotken最新安卓版本
2024-03-07 23:47:56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__中国政府网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__中国政府网

首页

|

|

|

EN

|

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邮箱

|

无障碍

EN

https://www.gov.cn/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

2023-12-09 08:14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宾客如云,到广交会规模再创新高;从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到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今年以来,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推进,不断推动政策创新、引入资源、促进效率提升、提供优质供给,在推动国内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同时,致力于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一直以实际行动证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今年以来,高水平开放已成为制度性变革的重要动力。“制度型开放意味着对外开放的重点从边境外向边境内延伸,意味着要在经贸领域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国际对接,意味着开放与改革的更深度融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制度型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我国积极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推动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近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中国自贸试验区研究报告指出,自贸试验区是中国独特的创举,加速了中国的开放和改革。今年前三季度,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5.65万亿元,增长4.6%,占我国外贸整体比重进一步提升到18.3%;海南自贸港进出口增长20.3%。10月底,随着《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印发,第22个自贸试验区宣布成立。10年来,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190条压减到27条,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准入大幅放宽;在海南自贸港推出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累计部署了340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文件,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和北京等5个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动开展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截至11月初,已经有15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日前,《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对外发布。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规划范围内,率先构建与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部署和实施,凝聚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理念和共识,激发了各地制度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拓展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展示了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服务业开放方面,我国实现从1.0到2.0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探索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的制度体系。近50项全国首创性政策实施、70多个全国标志性项目落地、90多个功能型服务性平台建立,50多项体制机制创新逐渐形成……北京作为国家服务业开放的“探路者”,率先探索了示范区1.0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迭代升级示范区2.0方案。11月底,国务院印发了《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2015年至今,我国已有11个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目前,试点示范的开放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今年前三季度,11个试点示范省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3.2万亿元,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69.7%;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08.5亿美元,占全国服务业引资55.6%。我国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排名继续上升,位列全球第11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查显示,2022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得到81.25分,比上年提高0.64分。优化要素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国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持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供助力,有效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着力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贸易强国建设不断加快。今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积极扩大进口,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在全球经贸投资步伐放缓的背景下,前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37.96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11月份,进出口月度增速为1.2%,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显示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当前,外贸企业订单增加、信心改善,正是外贸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的体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扩大高水平开放引进先进生产要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数据显示,11月份,按美元计价,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6%,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后首次实现正增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表示,中国机电产品在消费品、投资品、中间品等各环节都具有产业优势,在全球货物贸易企稳、发达市场社会消费品需求回暖、新兴市场吸引实体制造业等趋势下,中国制造的需求支撑逐渐回稳,相关领域出口前景明显好转。每一次外贸出口主力产品的更新换代,都反映出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第134届广交会上,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继续走俏,展区规模增幅达172%。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经过多年调结构、促转型、重创新,我国服务贸易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部分服务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迹象明显。今年前10月,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3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同比增长8.9%,服务贸易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既是国际经贸规则竞争的新前沿,也是中国加快贸易强国建设的新引擎,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新高地。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数字产品贸易,为数字产品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持续优化数字服务贸易,促进专业服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贸易业态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技术贸易,提升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数据确权、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不久前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为37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105.4亿美元,同比增长7.6%。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商品和服务进口较快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持续升级和境外消费回流,带动进口贸易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促进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不断优化需求结构。同时,我国持续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进而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务实合作促进世界共赢“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新征程上,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相继开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全方位推进,不仅给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进一步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方面,充分发挥各国资源禀赋优势,建设更多高质量、可持续、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和贸易大通道,发展“丝路电商”,帮助更多国家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数据显示,前11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145列,发送货物174.9万标箱,运量已超2022年全年总量。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运量持续大幅增长,凸显我国对外贸易稳中向好态势。截至今年6月,我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100多个,累计投资近700亿美元。另据世界银行估算,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实施,到2030年每年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并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通胀加剧,需求不足,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持续低迷。在这一背景下,今年我国吸引外资依然不乏亮点。新设外资企业数增长较快。前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显示外资来华势头不减,跨国公司仍看好在华投资前景。引资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834.4亿元,增长1.9%。部分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力度加大。前10月,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10.3%、94.6%、90.0%、66.1%、33.0%。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我国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为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记者 冯其予)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吕俐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链接: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地方政府网站

|

驻港澳机构网站

|

驻外机构

中国政府网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国务院客户端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退出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

今年以来,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推进,不断推动政策创新、引入资源、促进效率提升、提供优质供给,在推动国内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同时,致力于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王文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王文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首页

|

|

|

EN

|

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邮箱

|

无障碍

EN

https://www.gov.cn/

王文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01-16 16:31

来源:

《求是》杂志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新时代十年,我国开放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指引下实现的,充分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

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开放的重要性,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我国开放发展的高度概括和精准把握,指引我国开放道路越走越宽广。

十年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从53.9万亿元增长到114.9万亿元,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吸收外资全球占比从8.2%提升到11.4%,对外投资稳居全球前三。这充分说明,中国越发展越开放,越开放越发展。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对外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扩大开放的重大责任。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们破解发展问题的重要动力。我国不断提高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释放新的改革红利,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一大批新的开放举措。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限制措施由最初的93项减到31项。实施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先后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占全国的17.8%,吸收外资占全国的17.9%。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迄今已推出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颁布实施出口管制法,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安全保障。这启示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坚持胸怀天下”,提出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消除贸易、投资、技术壁垒,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

十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世贸组织2013年达成《贸易便利化协定》、2015年达成《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协议、2022年第12届部长级会议取得一揽子丰硕成果等。全面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数由10个增长到19个,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比从17%提升到约35%。签署并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举办5年,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的开放发展为世界开放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这要求我们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巩固拓展全球经贸伙伴关系,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十年来,我们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2013—2021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近11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小而美”项目积极推进,给当地创造了税收、带动了就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全面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对外提供新冠疫苗、抗疫物资等支持,推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既发展了自身,也造福了世界。

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促进深层次改革的开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改革与开放是我国发展的两大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破除阻滞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幅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制度型开放仍然存在难点待突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体现在以开放助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开放。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更多国际先进要素,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发展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现在更好发挥开放作用,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走开放式创新之路,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有利于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在更高开放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环。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开放。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出口还是进口,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每年进口大量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既满足了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要。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部分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和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服务供给短板现象突出。高水平对外开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在更好发挥外贸外资在稳就业、稳经济上的重要作用,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历史反复证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以自身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开放,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合作共赢,体现在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推动扩大世界开放合作共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开放。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在开放中谋求自身安全,扩大共同安全。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体现在更加注重开放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有机结合,深刻认识扩大开放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把握好扩大开放的力度、速度和程度,以开放增实力防风险,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三、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奋力开创对外开放事业新局面。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夯实开放经济基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要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等协调发展,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赢得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继续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投洽会等重大展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推动外贸外资稳中提质,提升开放发展质量。外贸外资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高质量发展。外贸方面,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协调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外资方面,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吸引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研发等领域,落实好外商投资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开放平台方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做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深化对外经贸关系,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深化拓展对外经贸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高水平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积极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继续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贸协定。夯实双边合作基础,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深化同周边国家经贸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扩大互利共赢。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凝聚全球开放共识。始终做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深入参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全球性议题探讨和规则制定,在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筑牢开放安全屏障。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强安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综合实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等制度,为开放发展上好“保险”。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更高开放水平上动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 王文涛)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李学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链接: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地方政府网站

|

驻港澳机构网站

|

驻外机构

中国政府网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国务院客户端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退出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王文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对外开放_百度百科

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对外开放播报讨论上传视频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1]中文名对外开放外文名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属    性基本国策国    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者邓小平目录1基本介绍▪简介▪实行原因▪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本经验▪意义2发展过程▪四个步骤▪领导指示3具体形式4对外开放战略▪完善新布局▪形成新体制▪打造新格局▪深化新合作▪参与新治理基本介绍播报编辑简介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实行原因1. 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邓小平2. 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3.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 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5.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6.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基本内容※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出口贸易※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特别是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 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设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以带动内地开放基本原则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了正确地坚持这一国策,必须特别注意掌握开放的原则。实行对外开放,一个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邓小平明确表示:“我们要有计划、有原则地引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既不能因噎废食,对国外的东西一概加以拒斥,从而放慢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不能对国外的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甚至以各种形式主张全盘西化。”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始终要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本经验第一、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失灵领域要由政府依法监管或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属改革方向问题。第二、坚持既积极又稳步地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体制障碍。第三、改革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第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直接动因。第五、改革发展稳定良性互动,以改革促进发展和促进稳定,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中国改革成功非常重要的经验。第六、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要强化党对改革的领导统筹和协调。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利益矛盾凸显,怎么加强改革的统一领导,加强改革统筹协调,非常重要意义经济特区的创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世界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状况,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更加提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之间的互相开放、互相依存程度更加增强。据此,邓小平在1984年就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互相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在近几十年中空前提高,国际分工有了长足发展,许多产品都是国际分工合作的产物;从科学技术的研究、运用和发展来看,国际合作成果与互惠步伐加快,动用世界范围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力合作,共同攻关,日益明显;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来看,开放化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市场;在当代,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都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就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科学观察和概括的结果。对外开放(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早在1984年10月,邓小平明确地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他强调指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不是短期的政策,而是长期的政策,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和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选择。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追随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选择。在当代,世界最新通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各种交往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国际经济生活的时空大大缩短,使国际交往互惠更加便利;资源、劳力、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普遍纳入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洪流之中,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社会化、国际化、一体化普遍要求各国打开国门,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世界市场的扩大,要求各国实行开放政策,既发展自己,也推动全世界的发展。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推进传统产业革命,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生产效益不佳等困难。这些困难如果得不到克服,已经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就有流产的危险。而要尽快妥善地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实行对外开放,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发展过程播报编辑四个步骤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地区,有黑河、绥芬河、珲春、满洲里、二连浩特、伊宁、博乐、塔城、普兰、樟木、瑞丽、畹町、河口、凭祥、东兴等。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的开放,是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的第四步。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领导指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1]具体形式播报编辑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物质基础薄弱,建设资金匮乏。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筹集充足的资金,包括国内的资金和国外的资金。根据国际经济学关于跨时比较优势的观点,任何社会都面临着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是偏好当前消费的,因而可以通过借贷来进行跨时贸易,用一定的未来消费换取当前的消费。我国是具有跨时比较优势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有许多生产率很高的投资机会,所以要积极地、大胆地利用外资。但是,要重视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把利用外资与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投向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里必须明确一个原则,就是利用外资的主动权一定要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条原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利用外资的目的是发挥我国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要围绕这样的目的,选择优势产业,引导外资投向的结构及其调整;第二,利用外资要坚持“适度”的原则,科学地分析我们的发展潜力和偿还能力,在总体上把握一个合理的额度,避免发生债务危机。而且,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世贸组织的规则,形成规范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吸收和消化,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我国企业的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通过国际贸易既可以获得绝对优势,调剂余缺;又可以获得比较利益,节约社会劳动。出口将促使资本投向最有效的领域,为国际市场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带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它通过“乘数”作用产生一轮又一轮的连锁反应,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具体来讲,要从如下方面来开展工作:要重视空间上的扩展,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既巩固传统市场,又开拓新兴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要重视质量上的提高,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努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扩大名牌机电产品的市场份额,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从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还要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要推动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进口的多元化;要建立必要的战略储备制度。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是开放的基地。通过兴办经济特区,探索改革开放的道路,取得有价值的经验,可以带动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特区从诞生的时候起,其命运就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紧相连。可以说,如果没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实践,就不可能形成现在的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自然会有新的特征、新的任务,要实施新的战略。从新的特征看,就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中国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国内市场的竞争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新的任务看,就是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们的市场,又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者只出不进,都不是完全的开放;进出结合、有进有出,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如果说前一个时期的开放在“引进来”上下的功夫更多一些,那么,现在我们就应该在“走出去”上下更多的功夫,这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要求。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更加成熟,要求也更迫切了。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要加强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培训熟悉国际贸易的人才,创造“走出去”的良好环境;要组织国有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和技术转让的形式“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要鼓励各种企业“走出去”投资创业,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带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设计咨询,承包大型工程项目,带动成套设备和技术的出口。要培植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组建生存和发展能力强的经济航空母舰。要以资本为纽带,积极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要支持优势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建立国际性的生产体系、销售网络和融资渠道,在全球范围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同时,要始终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这样,我们的企业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迅速成长,我国的经济就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向成熟。我国对外开放经历四个阶段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外开放起到一个什么作用?我们举一下在这个时机的出口,我们会发现在80年代中期,中国人的出口出的是什么?我们会发现到80年代中期,也就是我们农村改革进入到城市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出口主要就是原煤、原油、原木,自然禀赋的产品。中国人多的优势,要素禀赋并没有转化为市场的进一步优势,在这个时机我们是如何完成从自然禀赋的出口产品到我们劳动力丰裕市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要感谢我们的海外华人,要感谢我们的港商,是他们通过三来一补,把市场经济的一些经营方式,通过珠三角,通过这个窗口和桥梁带到了我们的国家,使我们市场经济的因素在开放过程中能够得到培育,能够得到成长。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个改革开放明白了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个时期重要的发展,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初步建立起一个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在对外经济方面,这个是企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出口的角度我们会发现,随着我们体制、机制的变化,我们出口的产品开始从纺织、服装、箱包、鞋帽,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品,转到非产品的机电产品。这时候我们知道对我们对外经济非常重要的价格信号,人民币汇率,刚才我们曹凤岐教授也讲到了。人民币汇率那时候有三个价格,关价1块美元5.8元人民币,调剂价一块美元8.7元人民币,黑市价格一块美元要对9元人民币。1993年6月11号,外管局一个消息被市场误导,那一天一块美元能够兑换11元人民币。当然我们外管局出来辟谣的时候,我们发现价格很快回到8.7元,因此在94年4月1日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就是刚才华生先生讲到,由多轨走到单轨,虽然当时外汇比比金子还贵,在这个时候通过并轨以后,我们会发现这项改革带来对外经济开放重要的变化,我们的贸易80年代由绝大部分的逆差变成了顺差,我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会发现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到2007年,这个时期中国加入了WTO,我们对外开放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体制在这个时候开始向国际同行的规则接轨。我们后来根据中国的经济会明显的发现,2001年以后,我们中国的经济,包括对外的经济和贸易进入到我们的黄金增长时期。我们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黄金增长时期,这个体制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时期是对外开放带来的?还是体制的转轨带来的?如果我们说它带来的变化是对外开放带来的,我们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说加入WTO说的最多是狼来了,怎么入世以后狼没有来,狼没有来我们的经济却进入了黄金时期,这个变化是怎么得来的?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的体制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我们入世16年,认认真真按照国际的通行规则一步一步在对我们市场经济进行改革,因此我们取得了今天的进步。所以我们研究、讨论的时候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它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在改革开放大的环境中,刚才我们黄教授所讲到的,处理好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关系。第四个阶段,这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也就是从2007年开始,中国进入到一个要建立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大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会发现,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大国的责任,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全球的视野,而且我们要真正在实践中探索一个大国,我们和平崛起之路。中国经济现在必须要处理好我们和世界经济的关系。从立场上来讲,大致上是这么四个阶段。对外开放战略播报编辑完善新布局经过三十多年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放布局需要完善、更需要创新,以深化开放程度,提高开放水平。“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3]我们要加强内陆沿边地区、沿海、边境、跨境建设和合作,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十八大报告提出:“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在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我们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内各地区拓展对外合作搭建平台。比如,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云南是‘一带一路’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2013年9月5日,习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在《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要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进贸易强国进程,完善对外贸易布局。习近平强调:“要加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积极扩大进口。”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坚持巩固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保持加工贸易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产业链分工合作,提升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沿海地区优化转型,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深化加工贸易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逐步变大进大出为优进优出,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们要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完善投资布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习近平指出:“未来5年,预计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形成新体制制度环境影响着开放的程度和进度,要主动与国际规则接轨,畅通制度,创新体制。“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我们要站在“两个市场”的高度,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要牢牢抓住体制改革这个核心,坚持内外统筹、破立结合,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要从制度和规则层面进行改革,推进包括放宽市场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等在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们要充分研究国际规则和国内外贸易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体制,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我们要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加强国际收支监测,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打造新格局“十三五”期间的开放是全面开放、深度开放,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是对内、对外同步双向的开放。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要打开大门搞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更加自由便捷地流动。各国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经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要做好区域开放大文章,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等地发展优势,进一步扩大区域开放。2015年3月29日,习近平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强调:“我们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将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与新型工业化,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对外合作的机遇在扩大。我们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致力于多哈回合谈判,倡导亚太自由贸易区,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倡导筹建亚投行,全方位推进经济金融合作,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2013年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中习近平强调:“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我们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平等参与、充分协商,最大程度增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高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致力于合作共赢,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公平竞争。”深化新合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港澳及台湾同胞齐心协力,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我们要加大内地对港澳开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加深内地同港澳在社会、民生、科技、文化、教育、环保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澳门要用好中央支持澳门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同祖国内地特别是同广东省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在区域合作中拓宽澳门发展空间,增强澳门发展动力,努力实现与内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习近平在与马英九会面时说:“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参与新治理随着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自身经济实力提升,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打破少数国家对全球经济法律规则的“垄断”,使规则向着更为合理均衡的方向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金融安全、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习近平强调:“要稳步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为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增长提供保障。”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切实推进多边外交,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习近平指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应该共同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也有利于双方合作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落实减排承诺。我们要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完善对外援助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免费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等方面咨询培训,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环境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减贫等领域对外合作和援助,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习近平指出:“要把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各自国家发展战略,确保有效落实。要建立全面发展伙伴关系,调动政府、企业、民间等各方面力量,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贡献。要推动包容和谐发展,尽早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各项指标,同时通过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新的空间、实现相互促进。”我们要积极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支持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防扩散国际合作,参与管控热点敏感问题,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加强多边和双边协调,参与维护全球网络安全。推动国际反腐败合作。习近平指出:“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维和行动给冲突地区带去信心,让当地民众看到希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30多年高速发展,最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必选项”。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在此次APEC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我愿重申,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十三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进入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学习中国”今日推出《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系列文章之“对外开放战略”篇。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的致辞彰显中国开放合作信心__中国政府网

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的致辞彰显中国开放合作信心__中国政府网

首页

|

|

|

EN

|

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邮箱

|

无障碍

EN

https://www.gov.cn/

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的致辞彰显中国开放合作信心

2023-09-03 07:5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题: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的致辞彰显中国开放合作信心新华社记者这是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盛会——9月2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力。“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引发与会海内外嘉宾的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致辞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充分肯定了服贸会的重要作用,宣布了中国深化服务领域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必将对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和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搭建广阔合作平台 共谋服务贸易繁荣发展今年服贸会以“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24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将持续发挥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作用,为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凝聚共识、增强信心、汇聚合力。这是9月1日拍摄的国家会议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恢复全球经济活力、增强世界经济发展韧性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与会嘉宾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让人备受鼓舞,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了路径指引。这是9月2日在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拍摄的场景。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令人深有感触。一直以来,服贸会都是中国推出重大改革开放政策举措、凝聚全球合作共识、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通过此次服贸会搭建的多元化平台,深化在专业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英国是今年服贸会的主宾国。位于综合展区的英国馆内,缩小版的伦敦塔桥矗立中央,寓意中英之间架起了畅通贸易的合作桥梁。9月2日在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拍摄的主宾国英国馆。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英方很荣幸受邀以主宾国身份参加2023年服贸会。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展会平台,集中展示英国在创意产业、体育、教育、科技、能源、医疗及金融等服务领域的活力。”英国驻华贸易使节杜涛说。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公司事务总经理周兵表示,习近平主席围绕“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等作出部署,我们深感振奋,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创新专长,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这是9月2日在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拍摄的场景。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这场盛会充分证明了全球经济面貌不断变化,服务产业拥有巨大的潜力。”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在峰会发言中表示,服务贸易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弥合南北发展鸿沟的强大引擎。坚持高水平开放 共促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走进服贸会综合展区的成就展,展厅顶部以数字花海形态呈现,凸显“开放之花 无限舞台”的理念,寓意服贸会跨越界限、链接全球的开放精神。这是9月2日在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拍摄的场景。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不仅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扩大开放、增进合作的不变立场和坚定决心,还从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等四方面系统提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指明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方向和路径。9月2日,观众在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服务贸易显示出强劲的发展韧性。2022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近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规模创历史新高,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二。对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的“以服务合作促进联动融通”“携手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轨道”,德勤中国副主席施能自感受深刻,表示德勤中国将以服贸会为重要交流平台,加深与行业客户、地方政府及区域市场的深度沟通与合作。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致辞,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李涛更加坚定了企业服务中国的决心和信心:“习主席的致辞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正在推动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更有信心扎根中国、深度融入中国。”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服贸会上宣布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年来,“两区”累计入库项目1.8万余个,其中已落地项目超1.2万个,涉及投资额近2.3万亿元。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梅英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今年致辞中对我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出了新要求、作出重要部署。我们将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发挥北京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优势,更好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共享合作新机遇 共创光明美好未来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漫步服贸会各大展馆,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展示着十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服贸机遇的丰硕成果。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为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合作方向。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聆听了习近平主席致辞,并出席了服贸会巴基斯坦国家馆开馆仪式。他表示,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如今两国贸易正逐步从农业和机械装备等领域向服务贸易扩展。巴基斯坦期待深化与中国在交通物流、旅游、教育、金融等领域的经贸合作。9月2日,在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工作人员在操作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展馆内,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9月2日,在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演示剥蛋壳。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科技创新是提升服务贸易活力的重要途径。习主席在致辞中提出,推动服务贸易与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这为服务贸易创新提供了巨大空间,也坚定了我们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的信心。”术锐机器人创始人徐凯说。9月2日,观众在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上拍摄一款仿生四足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今年的服贸会“绿意盎然”,既有“双碳赋能·焕发创新动力”主题展区、多场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高峰论坛,还有展商们带来的绿色服务、技术、商业模式等前沿成果。9月2日,观众在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第一次线下参加服贸会的松下集团,将主题定为“绿智造 创未来”。“服贸会在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说,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支持服务业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企业要把握绿色低碳商机,不断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应用领域。9月2日,观众在2023年服贸会上参观松下“未来智慧城市”沙盘。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今天,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以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服务,增强世界人民的获得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在探索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路径中,合作共赢的局面正加速形成。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充分表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坚持全球共同发展,同世界各国共享机遇,与世界各国携手驶向光明未来。现场参加峰会的贝宁总统塔隆表示,中国通过自身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且也为其他国家谋发展提供了宝贵支持,做出重要贡献。(记者韩洁、潘洁、王秋韵、周圆、吉宁、王宾)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链接: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地方政府网站

|

驻港澳机构网站

|

驻外机构

中国政府网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国务院客户端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退出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的致辞彰显中国开放合作信心

9月2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力。

开放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路

开放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路

网站导航

用户名

登录注册

退出

Languages / 语言版本

EnglishFrançaisРусскийEspañolDeutsch

商务部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新闻发布

政务公开

政务大厅

互动交流

公共服务

关注微博关注微信公众号下载APP客户端

机构设置

商务部

机构职责

机构设置

行政权力运行

部领导

王文涛党组书记、部长

王受文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

凌 激党组成员、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

涂更新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商务部纪检监察组组长

盛秋平党组成员、副部长

郭婷婷党组成员、副部长

李 飞党组成员、副部长

唐文弘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内设机构

办公厅

人事司

政研室

综合司

条法司

财务司

市场建设司

流通发展司

消费促进司

外贸司

服贸司

安全与管制局

外资司

自贸区港司

合作司

贸易救济局

国际司

世贸司

亚洲司

西亚非洲司

欧亚司

欧洲司

美大司

台港澳司

电子商务司

外事司

机关党委

离退休干部局

派驻机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商务部纪检监察组

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

大连

天津

上海

广州

深圳

海南

南宁

南京

武汉

青岛

郑州

福州

西安

成都

杭州

昆明

驻外经商机构

亚洲地区

西亚非洲地区

欧亚地区

欧洲地区

美洲大洋洲地区

国际组织

港澳

直属事业单位

机关服务局

外贸发展事务局

投资促进事务局

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

配额许可证事务局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国际商报社

培训中心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流通产业促进中心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

业务主管社团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中俄机电商会

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

联系单位

中国商务出版社

地方商务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兵团

大连

青岛

宁波

厦门

深圳

新闻发布

时政要闻

国务院信息

国务院文件

新闻发布

领导人活动

部领导活动

日常新闻发布

新闻发言人谈话

司局负责人发布

例行新闻发布会

专题新闻发布会

热点专题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 国际贸易专题

外贸促进

@国务院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外资企业问题诉求收集办理

《共同梦想》“一带一路”故事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

丝路电商——电子商务国际合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市场运行与流通发展服务平台

2023年度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政务公开

商务部政府信息公开

公开指南

公开基本目录

主动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申请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政府网站工作年报

政策发布

部令公告

综合政策

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

国内贸易管理

对外贸易管理

外国投资管理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服务贸易管理

商务法规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

政策解读

综合商务

国内贸易

对外贸易

投资合作

政策图解

工作通知

人事信息

公务员招考

人事工作动态

财务信息

政策发布

预决算公开

下属单位收费公示

专项资金管理

预警提示

境外风险

对华贸易救济调查

涉华贸易壁垒

规划计划

市场监测

国际市场重要商品价格监测

国内市场行情分析

国内指数行情分析

分析报告

统计数据

全国利用外资情况统计

全国进出口情况统计

国外经济合作统计

国别(地区)贸易统计

业务统计信息汇总

部内机构

派驻机构

各地特办

工作动态

调查研究

特办资讯

驻外报道

经贸新闻

商情发布

市场调研

每日更新

政务大厅

行政许可事项

境内举办涉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办展项目审批

援外项目实施企业资格认定

国内企业在境外开办企业(金融企业除外)核准

限制进出口货物的许可证审批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和变更审批

货物自动进口许可

赴台湾地区举办招商、办展、参展活动审批

进出口国营贸易经营资格认定

限制进出口货物的配额审批

进口关税配额审批

供港澳活畜禽经营权审批

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审批

重点敏感商品加工贸易业务进出口审批

台湾非企业经济组织在大陆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审批

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

限制进出口技术的进出口许可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核准

外国非企业经济组织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审批

从事拍卖业务许可

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资质认定

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

部分易制毒化学品和石墨类相关制品进出口许可

货物自动进口许可

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

商务部行政事项结果公开平台

其他业务

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网络管理

内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网络管理应用

药品流通管理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信息管理

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信息服务

全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管理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绿色流通服务

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

全国拍卖行业管理

商业特许经营企业备案

全国茧丝绸产业信息服务

全国石油市场管理

内贸流通统计监测信息服务

酒类流通监测统计与管理

境内举办涉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办展项目备案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信息管理

技术贸易管理信息

服务贸易信息管理应用

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信息管理应用

《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申请应用

外商投资综合管理应用

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投资经营信息联合报告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备案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交流互动

征求意见

政策法规征求意见

混委会征求意见

规划编制征求意见

标准征求意见

其他征求意见

回应关切

公众留言

在线访谈

信访指南

网上调查

智能问答

公共服务

资源平台

业务导航

国内贸易

对外贸易

服务贸易

外商投资

走出去服务

公平贸易

多双边合作

综合

登录注册

搜索

搜索

首页>驻外机构>经贸新闻>亚洲

来源:

类型:

开放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路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自此,中国迈开改革的步伐,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经济稳定,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向世界展现出应有的大国担当。

四十多年风雨兼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1978年中国的GDP为3645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底已突破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份额从1.8%增长到17%左右,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中国某些领域的科技水平也从“跟跑者”向“并行者”和“领跑者”转变,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中国顶住疫情的压力,取得了2.3%的经济增速,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重大利好和信心。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到18.07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对全球的贡献有目共睹。

一、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入世后,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大幅开放市场。近年来,中国担当多边合作“领头羊”,高举自由贸易旗帜,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中提出更多中国倡议、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推动构建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格局。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为疫情笼罩下的全球经济把脉开方,呼吁各国直面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中国始终致力于实现“既平衡又充分”的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原则,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成为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关键力量。2020年9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宣言》,其中特别强调“重振多边主义”。坚持多边主义,既是联合国事业发展的初心所在,也是人类赢得光明未来的出路所在。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古往今来,人类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二、不断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在WTO框架下,中国累计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特别是2020年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覆盖15个成员国,囊括了东亚和南太地区的主要国家,涉及22.7亿人口(约占全球人口29.7%),GDP总量达26.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28.9%),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为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此外,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的合作也不断深入。2019年11月,时任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在古晋出席中国--东盟东增区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行动计划(2020-2025)》,将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愿景》的战略对接,深化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区、人力资源等领域合作,共同把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重要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坚持从更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开放,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得到了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沿线国家的广泛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截至2021年初,共有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5份合作文件,基本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今年上半年中国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5.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高于中国外贸整体增速。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宣布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自主贡献新目标;加大对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的支持;设立第三期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并将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在2025年到期后延期5年;设立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和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等。“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秉持公道正义,不断探索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之道,坚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四、不断优化开放布局。

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到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到2013年9月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中国对外开放区域布局不断优化。随后,广东、天津、福建、辽宁、山东等自贸试验区相继设立,2021年6月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生动体现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地方探索和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思路。今年上半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008.8亿元,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近17%的外资,打造成为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

五、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中国商务部近期发布了《“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包括将进一步清理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措施,严格实行“非禁即入”。中国海关全面推进“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绿色通道”、免到场查验等便利化措施,全面提高通关效率。去年12月,中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4.91小时和1.78小时,较3年前分别压缩了64.2%和85.5%。中国美国商会2020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和《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50%的会员企业对不断改善的中国营商环境表示认可;75%的企业对在中国市场继续享受改革开放措施具有高度信心。根据中国欧盟商会近期发布的《2021年商业信心调查》报告,在受访企业中,73%的企业去年实现了盈利,约68%的企业对所在行业未来两年的商业前景持乐观态度,60%的企业计划今年扩大在华业务规模,1/4的企业正在或者即将加强在华供应链建设。

六、积极搭建贸易平台,推动外贸转型新升级。

今年4月,第129届广交会云端落幕,官网累计访问量3538万次,有来自227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注册观展;去年9月,2020年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共吸引1018个客商团组参会,包括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驻华客商团组248个,达成2300多个项目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超1230亿美元;自1995年起,每年10月开幕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已将小商品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到22亿美元。此外,为帮助外资企业更好地分享中国市场机遇,自2018年起,中国连续3年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0年举办的第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达到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今年秋天,厦洽会、义博会、广交会、进博会将陆续如期开幕,从“卖全球”到“买全球”,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2018年中国开始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明确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行正面清单管理,目前正面清单内商品税目已超过1400个。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69万亿元,增长31.1%,5年来规模增长近10倍;市场采购贸易规模6年增长5倍,2020年突破70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已超1500家,服务客户数量超20万家,海外仓数量超1900个。2021年7月,中国商务部会同多部委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我们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必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繁荣的中国和世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坚信,一个走向复兴、充满机遇、开放合作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商务热点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 国际贸易专题

外贸促进

@国务院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外资企业问题诉求收集办理

《共同梦想》“一带一路”故事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

丝路电商——电子商务国际合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市场运行与流通发展服务平台

2023年度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机构子站专题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

农产品贸易专题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

EnglishFrançaisРусскийEspañolDeutsch

无障碍浏览

首 页

机构设置

新闻发布

政务公开

政务大厅

互动交流

公共服务

智能问答

移动端

邮箱登录

关注微博

微信公众号

@国务院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链接:

中国政府网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

相关社团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网站标识码bm22000001 京ICP备0500409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91号

网站管理: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 技术支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技术支持电话:010-85093026

网站服务电话:010-85093020 统一平台技术支持电话:010-67870108 邮箱:商务部邮箱

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Deutsch

微博

微信公众号

移动客户端

智能问答

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Español Deutsch关注微博 微信公众号 电脑版

网站管理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信息统计

工作人员

怀念旧站

联系我们

内部邮箱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华网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3 08/11 08:37:43 来源:《红旗文稿》杂志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3-08-11 08:37:43

来源:《红旗文稿》杂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性,把握好全球变局下对外开放的新要求,立足我国国情,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意义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内在要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抓手。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生产方式和分工格局面临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面对外部环境新形势,我们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顺应大势拓展我国自身发展空间,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新路径,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开放往往为改革带来新的动力。我国成为产业大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开放。但要看到,我国产业开放不平衡、区域开放布局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改革和开放互促共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助于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变外部压力为内生动力,使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加强改革协同高效、系统集成,激发市场活力,建设开放型现代化经济强国。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新发展格局时指出:“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迫切需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使国内国际市场更好联通,通过发挥内需潜力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开放合作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物质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基本面长期向好。在创新研发、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等方面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了诸多有利条件。基于我国形成的这些对外开放优势,通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助于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更大力度拓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更好完成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任务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既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又是一次深层次的体制性变革。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初步形成覆盖东中西、宽领域、多方位、多层次的全面开放格局,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开放的系统性与均衡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我国未来的开放要顺应全球发展新变化,把握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竞争,坚持“开放、共享、包容、互惠、共赢”原则,坚持国内国际统筹,着力构建与国际先进规则相衔接、更加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成熟定型的开放性经济制度框架。按照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围绕高水平的产业开放体系、贸易投资体制、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区域开放格局等方面进行建设。  构建高水平产业开放体系,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应深刻把握并遵循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深入推进产业开放合作,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从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两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医疗、教育、文化、电信等领域开放进程,稳步扩大金融机构和市场开放。注重发挥开发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建设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产品质量、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构建高水平贸易投资体制,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要深刻领会“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对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意义,增强贸易发展新动能,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积极推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外贸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推进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提升国际化双向投资水平,创新境外投资方式,优化外商投资服务。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和布局,提升境外投资风险防范能力。  构建高水平政策保障体系,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制度开放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保障。要持续推进经济行为市场化、政府行为法治化,建立健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政府依法监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机制,鼓励跨国公司与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产业化推广和技术研发,完善外汇、税收、海关、出入境等环节管理服务。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开放,构建公平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在持续评估和有效管控风险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水平,有序放宽证券业股比限制,稳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健全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构建高水平区域开放格局,强化区域间开放联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总体上呈现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要优化对外开放的空间格局,通过更大范围的开放,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步伐,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引导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助推内陆地区成为开放前沿。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实施更加主动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沿边开发开放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重点口岸和边境城市内外联通作用。鼓励各地立足比较优势扩大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推进路径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做好战略性顶层设计,实施切实可行的推进路径。  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现代化强国战略部署、外交大局等紧密结合,实施包括吸引外资、跨境投资合作、扩大对外贸易、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将我国经济发展深植于世界的资源、生产、研发、设计、创新、贸易、流通、金融、运输、物流、营销、信息、知识、教育、科学等体系,从世界汲取能量,集聚更多优质外部资源,实现要素国际化市场化配置。通过更宽领域的开放,提升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优化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着力形成“中国与世界共同成长、中国与世界良好互动、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深化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市场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消除地区壁垒、部门壁垒、产业壁垒。清理和废止一切有碍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部门、地区规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一视同仁。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军工领域改革,对能够放开的行业,及时放开。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健全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增加对外投资合作公共产品服务供给,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高水平国际经贸合作的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对有关国家、区域、重点合作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谋划水平和国际经贸合作服务能力。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健全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对外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按照国际化、法治化要求,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为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跨境流动提供便利。  充分发挥我国综合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统筹推进各类开放平台建设,打造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开放层次更高的新高地。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出入境、运输等政策,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积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创新提升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货物贸易“零关税”、服务贸易“既准入又准营”为方向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完善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健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快构建高标准和广覆盖的自贸区网络,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合作优化升级,深化与各国产业联系及分工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增强我国的全球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连接能力、流动能力。建立健全“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创新融资合作框架,发挥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丝路基金等作用,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积极发展丝路电商,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支持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投融资,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合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维护发展中成员地位和多边贸易体制。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坚持底线思维,抓紧健全国家安全保障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和水平。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健全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守住底线红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加强国际供应链保障合作,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健全反垄断审查、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不可靠实体清单、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等制度,有效防范和管控风险,未雨绸缪健全体制机制,切实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同时,加强国际收支监测,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外汇储备基本稳定。完善境外投资分类分级监管体系,加强对外资产负债监测,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作者:魏际刚,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 阅读下一篇: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首页

|

|

|

EN

|

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邮箱

|

无障碍

EN

https://www.gov.cn/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2-04-25 20:00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千帆竞发,开放型经济跃上新水平。

扩大市场开放,激发进口潜力。

化妆品、香水、首饰、手表……在海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各类商品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购物。去年,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84%。今年前2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突破128亿元,日均销售超2.1亿元,同比增长3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从2018年开始,我国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个个参展台前人潮涌动,一场场交易洽谈密集开展,一个个签约合作接连达成,我国以更多务实行动和举措,同世界分享发展红利,助力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奔腾不息、永远向前。

建设开放高地,完善开放格局。

近日,北京天竺综保区特殊物品公共查验平台正式启用,首票来自理治(北京)国际仓储有限公司的细胞因子试剂,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海关查验手续。此举能够进一步辐射带动天竺综保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助力北京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持续深化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步伐,推动沿边开发开放高质量发展……2013年以来,我国已分批次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成为我国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

3月1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宣布,该行已收到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的批复,同意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该行是首批获批的四家银行中唯一的外资银行,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我国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加快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随着一项项主动扩大开放的举措扎实落地,一条条放宽市场准入的政策接连生效,一个个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招频频推出,我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深化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3月11日凌晨,一辆满载着38个集装箱出口货物的货运班列,从江苏海安铁路物流基地缓缓驶出,奔赴越南河内。“有了这趟班列,我们能够以最快的方式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上,让我们能够触达更多国家的市场及客户资源。”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关务经理申留弟说。

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我国积极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正能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达11.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3.6%;中欧班列共开行15183列,增长22%。我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记者 杜海涛 罗珊珊)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有序推进

扩大高水平开放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链接: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地方政府网站

|

驻港澳机构网站

|

驻外机构

中国政府网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国务院客户端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退出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千帆竞发,开放型经济跃上新水平。

坚定不移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华网

坚定不移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5/ 06 09:50:31

来源:《红旗文稿》

坚定不移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字体:

分享到:

坚定不移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1-05-06 09:50:31

来源:

《红旗文稿》

  作者: 何忠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的背景下,我国坚定不移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务实行动,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正能量。

  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的自由贸易更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在不断扩大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推出一系列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和生产力,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叠加,加速了国际格局的演变,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有增无减,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建设成功启动。“十四五”时期,面对更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我们坚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有效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客观上有利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国内国际两个经济循环体系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内大循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为载体,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补充和支持,以国民经济循环顺畅、国内分工不断深化、国家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内生动力。国际大循环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基础,以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依托,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为主要表现形式,各经济体基于比较优势相互竞争、相互依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循环必然与各国经济循环相对接,各国经济也需要在开放中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实现更好发展。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对外开放,也不意味着要挤压或放弃国际大循环,而是在更高水平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的同时,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一方面,国内大循环释放的活力有助于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收入水平和消费率的提升以及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消费正成为需求侧拉动我国经济和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中国消费需求的扩张为其他国家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机会。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源和要素进入中国,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增长机会。此外,关税的逐步下调和商品进口的扩大将更大地释放内需活力。目前,我国关税平均水平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外国商品更大规模、更低成本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在某些领域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从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看,全球开始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是我国加快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目标,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在服务业市场开放与服务贸易发展直接融合的背景下,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在新发展阶段,主动适应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大趋势与经贸规则重构新形势,既要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又要在国内国际规则对接融合中推进制度创新,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形成公开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各国的联通和交往,新发展格局的形成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以高水平开放来创造条件、塑造动力。

  在现代产业发展中,越是开放的产业领域越是充满着竞争和创新的活力,产业市场准入的加速开放及其所形成的竞争效应将促进提升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只有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本的共同促进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多元引领下,我们才能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只有推进高水平开放,才能促进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不断提升我国在产品、产业、产业链上的优势。只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拓展做强做稳我国具有显著优势的产业、产品,使其成为全球产业链上难以替代的关键节点,进而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不竭动力。

  新发展阶段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更高,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加突出。在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关系和利益更加需要依靠制度和规则进行协调,基于全球经贸规则的制度型开放将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导向的制度型开放转变,开放措施从关税等边境措施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边境内措施延伸。因此,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引领国际规则制定,对接国际规则和制度体系,为国内改革提供突破口和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制度环境。

  高水平开放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动力源泉。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影响经济增长的风险加速累积和暴露,很多国家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严重不足。塑造发展新动力,需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分享贸易收益,形成与外部世界共赢发展的局面。面对当今世界开放与保守、合作与封闭、变革与守旧的重要抉择,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对外合作交流会越来越广。我国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放宽包括金融业和汽车业等在内的外资投资领域与比例限制。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条件。更好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改革深化、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创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方向不可逆转,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中国是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积极倡导者,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为世界经济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作者: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总编)

【纠错】

【责任编辑:徐可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41127411996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 求是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 求是网

求是网首页 | 网站地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来源:求是网

作者:是说新语

2023-01-22 19:07: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新时代十年,我国开放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指引下实现的,充分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

  港口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图为2022年11月5日,江苏太仓港集装箱码头灯火通明。2022年1月至10月,江苏太仓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65万标箱,同比增长16.1%。人民图片 袁新宇/摄

  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开放的重要性,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我国开放发展的高度概括和精准把握,指引我国开放道路越走越宽广。

  十年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从53.9万亿元增长到114.9万亿元,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吸收外资全球占比从8.2%提升到11.4%,对外投资稳居全球前三。这充分说明,中国越发展越开放,越开放越发展。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对外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扩大开放的重大责任。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们破解发展问题的重要动力。我国不断提高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释放新的改革红利,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一大批新的开放举措。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限制措施由最初的93项减到31项。实施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先后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占全国的17.8%,吸收外资占全国的17.9%。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迄今已推出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颁布实施出口管制法,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安全保障。这启示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坚持胸怀天下”,提出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消除贸易、投资、技术壁垒,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

  十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世贸组织2013年达成《贸易便利化协定》、2015年达成《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协议、2022年第12届部长级会议取得一揽子丰硕成果等。全面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数由10个增长到19个,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比从17%提升到约35%。签署并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举办5年,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的开放发展为世界开放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这要求我们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巩固拓展全球经贸伙伴关系,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十年来,我们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2013—2021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近11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小而美”项目积极推进,给当地创造了税收、带动了就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全面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对外提供新冠疫苗、抗疫物资等支持,推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既发展了自身,也造福了世界。

  详见:王文涛文章《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策划:侯亚景 审核:吴强 监制:王兆斌)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 

【网站声明】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07790

【从破新局开新路看高水平开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从破新局开新路看高水平开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页 > 委属单位话发改

从破新局开新路看高水平开放

发布时间:2024/01/16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 打印 ]

  汇声聚力——2023年发展改革足音回响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在这一年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持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不断以实际行动证明,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  制度型开放步伐铿锵  2023年10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宁波港口岸扩大开放。其中,象山港区和石浦港区是首次获批对外开放,这标志着宁波港八大港区全部实现口岸开放。  11月24日,外交部宣布,中国对欧亚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这是我国第一次向西方国家直接单方面开放免签,收获广泛好评。免签入境政策实行后的10日内,6国日均入境人次较免签前一日增长42.07%。无独有偶,近段时间,“新马泰”也陆续宣布将对中国游客开放限时免签。  12月3日,首列满载老挝粮食的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从磨憨站发车,货物在到达云南蒙自北站后发往全国各地,专列运行时间比公路运输减少1~2天,运输成本下降20%。  “你来我往”间,中外交流更畅通,心与心的距离也变得更近。  “我们开放的不仅仅是打开大门,让人进来出去、让信息进来出去、资金进来出去,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制度、规则、标准等方面进行制度型开放。”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如是说。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意味着要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深化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等。”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研究员万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积极主动、有条不紊,我国制度型开放按照既定的节奏、朝着确定的方向,大踏步前行。  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6月,国务院印发文件,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和北京等5个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动开展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截至11月初,已经有15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  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我国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  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提出了80项措施,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自贸试验区的跨境货物和资本流动。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部署和实施,凝聚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理念和共识,激发了各地制度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拓展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展示了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  目前,多个自贸试验区正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聚焦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相关“边境后”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力度,为推动我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定提供实践支撑。  “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2023年,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批准设立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推进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等一系列务实的开放举措陆续推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开放的中国吸引各国投资持续加码,越来越多的外企将抓住中国机遇视为“最佳投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初发布的“全球及亚太经济信心调查”结果显示,83.33%的企业计划在2023年将中国列为重点业务拓展地区。  数据显示,2023年前10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显示外资来华势头不减,跨国公司仍看好在华投资前景。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834.4亿元,增长1.9%。从投资来源地看,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10.3%、94.6%、90.0%、66.1%、33.0%。  但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前3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870.1亿元,同比下降9.4%。有专家分析,这主要是随着地缘政治形势日渐趋紧,部分企业和政策制定者通过将生产转移回国或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记者注意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中,就包括“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本次会议明确,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中国始终致力于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日前表示,还有一些政策正在制定过程中。比如,优化境外已上市的药品境内生产的申报程序,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等。“相信随着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落地实施,企业集中反映的困难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外国投资者在华经营的环境将会越来越好。”  在外贸方面,我国11月单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进一步扩大至1.2%,进出口总值连续2个月同比增长,出口额也实现了自2023年5月以来的首次增速转正,出口量增长12%,创二季度以来的峰值。中国对美出口结束了14个月的下降,转为增长9.6%。此外,外贸企业出口订单情况连续6个月好转。  高水平开放加速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进程,而外贸出口的主力产品变更,也映照出我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之路。2023年前三季度,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根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汽车出口有望达到48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汽车出口有望进一步增长至550万辆。  服务贸易同样表现亮眼。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拉动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超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跨境电商领域已形成国标、行标等各类标准百余项。  搭建互利共赢合作平台  作为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2023年中国展会、论坛的开放依然诚意满满,展现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的决心和行动。  4月,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甫一闭幕,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便搭台喜迎八方来客,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9月,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展区里人头攒动,诸多前沿技术令人目不暇接;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150多个国家和4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论坛期间形成了458项成果;11月初,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展;11月底,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成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载体……  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内专业场馆共举办各类展会3248场,同比增长1.8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32.4%。通过搭建展会平台,我国有力推动国内外商品、服务对接,用14亿多人口包括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叠加消费潜力,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  行胜于言。我国所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既在推动中国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也推动着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458项、972亿美元,这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形成的成果总数和企业家大会上达成的协议金额,都较上一届出现了显著增长。据了解,论坛形成的369项务实合作成果中,目前超过半数已落实。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世界大多数国家用脚投票。这份源自中国的倡议已经覆盖全球7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是世界历史上所有大国提出的跨国合作倡议中签约国最多、最受欢迎的,也是近年来国际组织公开文件中谈及最多的跨国合作倡议。据世界银行估算,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实施,到2030年每年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并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我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推动着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联通中国境内112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覆盖中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开启开放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将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市场,更加主动地深化对外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和空间。”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传递了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  11月24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提出凝聚合力携手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描绘出“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  展望2024年,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将越来越好,服务保障将越来越强,开放平台将越来越优。(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安宁)

附件:

排行榜